【人物与科研】浙江工业大学钟为慧课题组Green Chem.:锰催化的烯丙醇和腈的交叉偶联:δ-羟基腈的一条绝佳途径
导语
烯丙醇和腈通过形式共轭加成的交叉偶联是构建δ-羟基腈的有效手段,但是该类反应的主要难点在于如何控制有害的副反应,包括原位生成的α,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Aldol型自偶联反应和α,β-不饱羰基化合物的1,2-加成与1,4-加成反应。浙江工业大学药学院钟为慧教授课题组提出了一种新型偶联策略:锰催化的借氢反应。作者在PNP−锰配合物的催化下,成功实现了烯丙醇与腈的1,4-共轭加成反应,得到了一系列δ-羟基腈衍生物;同时,作者通过机理研究,提出了反应机理以及氢原子的转移历程。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Green Chem.(DOI: 10.1039/D2GC03679G)。
前沿科研成果
图1. 各种生物活性分子和药物中的δ-羟基腈(图片来源:Green Chem. )
近年来,浙江工业大学钟为慧课题组致力于过渡金属催化的借氢反应(Org. Chem. Front., 2021, 8, 120-126;Org. Chem. Front., 2021, 8, 6830–6836),先后开发了各种金属钌催化体系,实现了芳基砜的α-甲基化反应以及1,2-二醇与胺的高对映选择性偶联反应。在此基础上,作者以易得的烯丙醇为底物,实现了锰催化的烯丙醇和腈的交叉偶联反应,一步构建δ-羟基腈化合物。
图2 . 锰催化烯丙醇与腈的借氢转化(图片来源:Green Chem. )
图3. 底物适用范围 (图片来源:Green Chem. )
为考察反应的实用性,作者进行了克级反应,同时能以较高收率得到了药物阿尼帕米及维拉帕米药物中间体。
图4. 药物合成中的应用(图片来源:Green Chem. )
图5. 机理研究实验 (图片来源:Green Chem. )
图6. 可能的反应机理 (图片来源:Green Chem. )
关于人物与科研
今天,科技元素在经济生活中日益受到重视,中国迎来“科学技术爆发的节点”。科技进步的背后是无数科学家的耕耘。在追求创新驱动的大背景下,化学领域国际合作加强,学成归国人员在研发领域的影响日益突出,国内涌现出众多优秀课题组。为此,CBG资讯采取1+X报道机制,携手ChemBeanGo
APP、ChemBeanGo官博、CBG资讯公众号等平台推出“人物与科研”栏目,走近国内颇具代表性的课题组,关注研究、倾听故事、记录风采、发掘精神。欢迎来稿,详情请联系C菌微信号:chembeango101。
●华中师大吴安心课题组OCF:殊途同归-芳基乙酮C-C键的精准切断作为碳一合成子构筑吡唑并吡啶骨架
●南开大学汪清民课题组Green Chemistry:电催化实现非活化烯烃的选择性氯化硫化和氯化亚砜化
●Green Chemistry 光催化芳基端炔与NH4SCN的串联环化:构建SCN取代的二苯并氮杂卓及二苯并硫氮杂卓类化合物
●天津大学张淳课题组ACS Catal.:钯和氨基酸共催化无偏烯烃的区域和对映选择性氢化芳基化反应
●Org. Lett.:镍催化2-乙烯基苯胺与二氯烯烃的串联反应